全名亚历山大·仲马,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通俗小说家
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亨利第三及其宫廷》(剧本)
《基督山伯爵》(长篇小说)
《三个火枪手》(长篇小说)
被后人美誉为“通俗小说之王”
19世纪40年代
长篇小说
被公认为是通俗小说的典范
故事发生在19世纪法国皇帝拿破仑“百日王朝”时期,爱德蒙·唐泰斯受托送信,遭到两个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在牢中,狱友神甫向他传授各种知识。终于一次机会,唐泰斯逃出了监狱,找到了神甫说的宝藏,成为了巨富,并化名为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仇人
《基督山伯爵》创作于一个政治动荡的年代,作者大仲马将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作为小说创作的主要背景,以主人公唐泰斯被人陷害入狱直至最后的复仇为整部作品创作的主要线索,整部作品的时间也是跨越了波旁王朝的复辟以及七月王朝这两大时期,以人物曲折命运的设计来侧面的展示了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
主人公爱德蒙·唐泰斯是一个精明能干、善良正直的水手,他年轻聪明,事业有成,还有一个美丽善良的未婚妻
因为替拿破仑元帅送信,命运发生了变化。新婚之日,未婚妻的追求者密告了唐泰斯,被逮捕判刑
在牢里度过了14年漫长且暗黑的岁月。在这里他认识了神甫法利亚,学会了各种知识,利用法利亚的死,金蝉脱壳,逃出了监狱
找到了神甫说的基督山财富,以基督山伯爵的身份回归,开始了对仇人的复仇计划
靠写匿名信诬陷唐泰斯而夺得船长之位,后来逃往西班牙当了银行出纳,又在军粮处贪污发财,从事公债投机
前后娶了银行行长和御前大臣的女儿,靠妻子与内政部长的秘书通奸窃取情报搞投机,成为百万富翁,并受封为男爵
基督山伯爵对他的惩罚是设法使他被迫交出所有倾吞的财产,忍受饥饿的煎熬
弗尔南投递匿名信,夺去了爱德蒙·唐泰斯的娇妻
滑铁卢战役期间,他跟随一个叛逃的将军私通英军,复辟后当上了少尉;
法西战争期间,他以攻打自己的祖国有功混上了上校和伯爵
希土战争中,他靠出卖对他信任备至的主人——亚尼纳总督阿里当上了中将,并打死了阿里。还将总督的女儿海蒂卖作奴隶,捞了一大笔钱带着马瑟夫伯爵的头衔回国进了贵族院
基督山伯爵为这种忘恩负义的人安排了妻离子散、身败名裂、以自杀告终的结局
维尔福的父亲诺梯埃是巴黎拿破仑党俱乐部的主席,主持策划了推翻波旁王朝的密谋,作为拿破仑党徒的维尔福,在王政复辟之日立即投靠了封建贵族,谋得代理检察官的职位
当他截获爱德蒙带回的信后,没有交给父亲,而是为了立功直接到皇宫交给了路易十八,为之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基础
在滑铁卢战役中,维尔福的双手沾满了拿破仑党人和广大人民的鲜血。七月王朝时期,他爬上了巴黎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的高位
基督山对他的结局安排也是独具匠心的,他当众揭穿维尔福的面目,使他名誉扫地。基督山伯爵的全部复仇计划以维尔福的发疯而打上了圆满的句号
小说开头祭描写了在婚礼上的唐泰斯被捕,接着在牢中的经历更是绘声绘色。借助狱友神甫的死亡,最终成功逃出了监狱,才得以开始复仇之旅
对三个人的复仇也写得互不相同,但又与三个仇人的职业和罪恶性质互有关联
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写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没有喧宾夺主,又为主要情节服务。小说情节繁复而不散漫,渎来只觉精彩纷呈,并无冗长拖沓之感
小说触及的生活面极其广阔,上至路易十八的宫廷、上流社会的灯红酒绿,下至监狱的阴森可怕和犯人的阴暗心理、强盗的仗义疏财,也有市民的清贫生活
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和斑斓夺目的地方色彩、异国情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广阔的视野和浪漫主义的艺术趣味水乳交融,加强了小说的传奇性
全景式的描写以丰富多彩的色调作为点缀,能满足不同阶层读者的兴趣
《基督山伯爵》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前面四分之一的篇幅写主人公被陷害的经过,后面四分之三写主人公如何复仇
全书十分之八的篇幅都由对话写成,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往往通过对话来表现
作者还用对话来展开情节、交待往事,既起到解释作用,又推动了情节发展
从时代的变迁刻画人物的变化,每个人的变化都反映了七月王朝的精华人物发家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小说中次要人物也刻画得非常生动形象,各自的特点非常鲜明,读者不易将同类人物搞混
聪明的人,不该知道的绝不多问,不愿相信的一概不信。
幸福就是一双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
一切罪恶只有两帖药——时间和沉默。
在这个世界既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只是一种处境和另一种处境的比较,仅此而已。只有经历过最大厄运磨难的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幸福;只有下过死的决心的人,才能懂得活着是多么的快乐。
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自知要比知人难得多,而知人要比自知有用得多。
我总认为人生在世,不会这么容易得到幸福!幸福好比魔岛上的宫殿,有恶龙把守大门,只有经过奋战才能赢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