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散文家
代表作:《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
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病隙碎笔》中,史铁生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探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书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共分六部分,243则,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
残疾与爱情,这两种消息,在史铁生的命运里特别地得到强调。对于此一生性愚顽的人,这样强调是恰当的。然而,史铁生在40岁以后也慢慢看懂了这件事
对史铁生而言,《病隙碎笔》已不是单纯数量上的又一本散文随笔集,而是一部充满了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因为此时的史铁生深深明白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自己写作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所以不论病痛如何折磨自己,他都要尽力挤出时间对世界和时代进行审视,对生命和人生进行思考
于是也就有了关乎人生命运的“成长”、“生病”、“爱情”、“金钱”、“生存”、“道义”、“信仰”、“死亡”等等诸多感悟文字。可以说,凡是个体生命必须正视的问题和必须开解的难题,史铁生都没有回避与躲闪,而是调动了生命的全部激情与智慧给予一一地解答,从而让读者不时产生心灵的强烈共鸣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在生病治疗间隙的片段碎笔,虽然篇幅很长,但是语言通俗易懂,彷佛在跟我们面对面交流,用长者的身份教导我们怎样面对人生、苦难、命运等,充满了智慧与哲理
《病隙碎笔》可以让人静下来,用心像旁观者一样看待自己的生活,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史铁生的精神在旁鼓励我们,我们可以从史铁生的人格中发现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便可以更客观地看我们自己地人生,获得更深层次的心灵感悟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
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别人,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而走成了我。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与我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有些便永久驻进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
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
人有一种坏习惯,记得住倒霉,记不住走运,这实在有失厚道。
人不是苟死苟活的物类,不是以过程的漫长为自豪,而是以过程的精彩、尊贵和独具爱愿为骄傲的。
彻底的圆满只不过是彻底的无路可走。
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