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实现我国封建历史上的第三次统一
605年起,隋炀帝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了1300多年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敢于直言的魏征(镜子)、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制定法律,减省刑法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女皇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姚崇、宋璟
①政治: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②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文化: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先进生产工具:曲辕犁、筒车
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长安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政策(开明)
历史时期(唐太宗统治时期)
交往方式(和亲)
开放(妇女受过教育,喜好骑马、打球等活动)
兼容并包(唐朝人衣食住行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
文学(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询
阎立本
吴道子
遣唐使来华(日本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
地点(天竺(印度))
时间(贞观初年)
作用(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书籍(《大唐西域记》)
时间(唐玄宗时期)
作用(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时间(唐玄宗后期)
安禄山
史思明
影响(唐朝国力有盛转衰)
人物(黄巢)
影响(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时间(907年)
事件(朱温建立后梁政权)
本质(藩镇割据的延续
政权特点(政权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