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刘兆麟
1938 年,怀着抗日救国的热情,进入抗大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芳林嫂》
《沂蒙飞虎》
《战地日记》
20世纪50年代
长篇小说
2019年9月23日,《铁道游击队》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抗日战争时期,鲁南枣庄矿区以刘洪、王强为首的一批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不堪日寇的烧杀掠夺
和蹂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秘密地组成一支精悍的铁道游击队
他们利用煤矿铁路的掩护,在临城、枣庄一带的铁路线上,抢夺敌人的武器、物资,破坏敌人的运
输交通。他们积极配合主力部队的战斗,机智灵活地与日寇捉迷藏,充分利用熟悉的环境和铁路作
业、行车制度,让敌军火车相撞、脱轨,给当地的日寇和伪军以沉重的打击
铁道游击队依靠自己勇敢和智谋,歼灭日寇,取得胜利,并且不断壮大
作者出生于一个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见惯了火车在铁轨上的运行,对铁路工作、行车制度都十分
了解。1938 年,怀着抗日救国的热情,进入抗大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被分到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工团工作,其间认识了铁道游击队的战斗英雄,深受游击队英雄
事迹感动,于是产生了创作小说的欲望
在1944年和1945年,作者前后两次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敌人的封锁线,,与鲁南的枣庄和微山湖
的铁道游击队队员一起战斗、一起生活,这使他积累了丰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动笔前,他又找到
了铁道游击队的领导王志胜、杜季伟等人,再次重游了炭场、微山湖等战场,重温了英雄们英勇战
斗的激情岁月
刘洪从小生长在铁道边上,擅长扒车,为人豪爽义气
作为一名强悍的游击队队长,他刚强果断,认准要做的事情,没有办不到的
时也因为莽撞的战斗行动,几乎使队伍覆灭。不过他在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后,又会产生巨大的
战斗力量
作品中唯一的女性主人公形象,她把家作为秘密联络点,帮助游击队员
因为和游击队的关系,芳林嫂一直被敌人追捕,被捕后又受尽了敌人的折磨,但她始终坚贞不屈
政委的形象,一出场就是代表党来领导铁道游击队
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取得游击队的信任,对重大决策非常冷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滔天罪行,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英雄气概和忘我的牺牲精神
歌颂了铁路工人抗击日寇的顽强意志和英勇战斗精神。故事生动曲折,人物栩栩如,富有传奇性
着力塑造了以刘洪、王强为代表的铁道游击队的英雄群像
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情节设计来凸显主人公的个性特征,避免了类型化的描述,也由此增强
了人物性格的真实性
通过人物行为前后的对比进步烘托主题
在表现革命的主题时,更多地加入了“传奇”的因素
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传统文学的诸多影响,能看到《水浒传》中一些人物的影子
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结构,全书二十八章,每章讲述一 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故事
在情节的设置上也沿袭了传统小说中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中多采用的谋略方式来吸引读者
采用了革命史叙事的方式,表现的是特殊历史阶段的红色传奇
作品中打鬼子的传奇故事源于真实的历史,并且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元素,以波澜起伏的情节、
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质朴通俗的语言使之经典化、通俗化,因而一直被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