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忆在人脑中留下痕迹,可以不用考试就能看到;
2、人脑的记忆与处理方式与计算机类似,是“二进制”;
3、短期记忆长期记忆;
4、“海马体检查”对生存不可或缺的信息,这些信息获得长期储存的资格,而学校内的知识一般不是这类信息;
5、想要记住只有反复记忆。
1、“忘记”不会因人而异;
2、“记忆的干扰”
3、反复记忆可以降低忘记的速度;
4、有方法的去复习,不用复习太多次;复习内容与之前学习内容要完全一致(不要反复更换参考书)
5、输出更重要,多做练习题
1、反复刺激(复习)有利于提高记忆力;
2、保持兴趣有利于记忆;
3、情绪高涨时更容易记忆;
4、”带入情绪“会更好记忆,压力使记忆力下降;
5、饥饿、走动(移动)、降低室温有利于记忆
1、保障睡眠;
2、做梦时记忆能得到巩固;
3、睡眠时会自动整理信息,放空也有效果
4、学习要持之以恒;
5、睡前1~2小时可更好学习;
6、饭前、睡前适合学习,饱腹时可以看课外书;
1、设定目标,制造外在激励;
2、不惧失败--善于反省,保持乐观;
3、人脑擅长“排除法”,留下正确信息;
4、循序渐进的学习---分解学习步骤
(通过狗的学习意识到分步学习更容易)
5、和电脑相比,人脑的记忆是模糊的--有利于“变通”、“联想”;
6、失败后重要的是反省,而不是后悔;
7、由大小。从大局出发,先学习大体概貌,才能学会小的细节;
8、如果掌握了某一领域知识的理解方法,就能帮助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先学好一门学习迁移;
1、"经历记忆“更容易记住;
“知识记忆”不容易记住;
2、联想记忆法 知识记忆经历记忆
将一件事与其他事尽可能多的联系起来;
3、向别人讲述学到的知识(输出);
4、学习时要运用不同的感官,一定要动笔写、出声读等;
5、“方法记忆”---肌肉记忆、骑车
6、不同阶段的学习方法不同;
7、“方法记忆”--理解了某一事物的方法;
8、理解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方法记忆”
9、持续努力,“方法记忆”会呈几何增长
思考:
1、经过一定的时间和努力,我们才会对某种事物感到“兴趣”。如果生活了1年、2年、10年···而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变化,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不是白白浪费了时间?
2、学习要循序渐进。将困难的学习分布突破。
3、“百思不如一试”只要开始就相当于完成了一半。可能一开始没有干劲,但不管怎么样,先开始再说。
4、“区分不了大的差别,就无法区分小的差别”------要想理解细微的区别,就要先理解较大的区别。在学习中,想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时,要先理解整体概貌,先忽略细节,把握全局,再去记忆细节(因为人脑的记忆是模糊的)。
5、狗狗能区分圆与椭圆之后,很快就能区分正方形与长方形-------学习迁移。先学好其中1个学科,学习其他学科事半功倍(掌握了事物的理解方法)。记忆的东西越多,脑子就约灵光。
6、经常向别人讲述学到的知识,知识要经常用才能一直保持“经历记忆”。
7、记得多没什么可骄傲的,记住知识的运用方法更重要。例如作者从来没有记住99乘法口诀,但能快速算出23*16.要去理解事物的“背景理论”,试着去推导公式而不是死记硬背。-----天才擅长制造“方法记忆'
8、持续努力学习,方法记忆会呈几何增长。----备考要趁早
9、学习时间的长短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的意愿和方法。
P93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标语
周末睡懒觉是虐脑(最好维持平时的作息,不要突然改变)
红色降低人的学习热情
第1次复习:学习后的第2天
第2次复习:第1次复习后1周
第3次复习:第2次复习后2周
第4次复习:第3次复习后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