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由中心原子(离子)和配位体(阴离子或分子)以配位键形成的配位单元的化合物
[Cu(H2O)4]2+、[Cu(NH3)4]2+、[CuCl4]2-
大部分为阳离子
H2O、NH3、Cl-等
能提供孤对电子
单齿配体
含有多个配位原子
eg:二齿配体--乙二胺
中心离子(原子)与配位体,以配位键成键(方括号中)
配离子
与内界电荷平衡的相反离子
配分子无外界
一般是电负性较大的非金属原子
与中心原子承建的配位原子总数
配位体半径越大,配位数越小
配位体负电荷越多,配位数越小
相同电荷中心原子半径越大,配位数越大
同一中心离子电荷越高,配位数越大
反应条件
若为配阳离子,则叫“某化某”或“某酸某”
[Cu(H2O)6](NO3)2 硝酸六水合铜 [Ag(NH3)2]Cl 氯化二氨合银
若为配阴离子,则在配阴离子与外界阳离子之间用“酸”字相连(配离子看作酸根)
K3[Fe(CN)6] 六氰合铁酸钾
①配体名称列在中心离子(或原子)之前;
②配体数目用倍数词头二、三、四等数字表示(配体数为 1 时可省略);
③不同配体名称之间以“•”分开;
④在最后一个配体名称之后缀以“合”字;
⑤中心原子的氧化值用带括号的罗马数字表示(氧化值为 0 时可省略).
配体给中心原子提供孤对电子
sp3,sp,sp2,sp3d2等杂化类型所形成的配位键都属外轨配键.
顺磁性,磁矩高
dsp2外,dsp3, d2sp3等杂化类型所形成的配位键都属内轨配键.
顺磁性弱,逆磁性
内轨比外轨更易氧化
顺磁性: µ>0
逆磁性: µ=0
外轨性对应配体:X-,H2O,NH3
内轨性对应配体:CN-,CO
中心思想:静电理论
晶体场:配体对中心离子产生的静电场
中心离子和配体之间仅有静电的相互吸引和排斥作用。
中心离子的5个能量相同的d轨道受周围配体负电场的不同程度的排斥作用,发生能级分裂,有的轨道能量升高,有的能量降低。
由于d轨道的能级分裂,d轨道的电子需重新分布,使体系能量降低,即给配合物带来了额外的稳定化能。
Edγ = 6 Dq,
Edε = - 4 Dq
Edε = 1.78 Dq
Edγ = - 2.67 Dq
能级不分裂
决定配合物的自旋状态
决定配离子的空间结构
d0,d10无色
d1-d9配合物有颜色
解离反应的常数
同类配合物,Kf越大,越稳定;不同类必须要计算
螯台物:由多齿配体和同一中心原子形成环状结构的配合物。
螯合剂 :与中心离子形成螯合物的配位体。
螯合比:中心离子与螯合剂分子(或离子)数目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