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作家
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信任》
《白鹿原》
《李十三推磨》
体裁:长篇小说
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
小说讲述了白鹿原村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开始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白家后代中规中矩,白嘉轩的长子白孝文继任了族长,但后来与鹿家族长一起吸上了鸦片,败光了家产,去异乡谋生。白孝文在外重新振作,又了一番作为,妹妹百灵加入了共产党
黑娃是白家长工鹿三的长子,从小就不安分,外出做工认识了东家的小老婆田小娥,将她带回村后,受到了村人的排挤。黑娃离开村子投奔革命,又成为了土匪,而田小娥被鹿三杀害,鹿三又因为被田小娥死时的情形折磨死去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而兴起了“反思文学”的创作潮流,这种潮流在此后逐步泛化为80年代的一种普遍的文学精神。这种精神影响到90年代的长篇创作,90年代的不少长篇创作,都在不由自主的向这种精神靠拢,这也使得这期间的长篇创作,在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思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陈忠实正是在这样的文学思潮之中,有了对《白鹿原》的创作欲念,并且完成了这部能够代表这种反思新高度的史诗作品
行事光明磊落,怀仁义之心,以德报怨,好面子,属于有原则认死理的人
白嘉轩长子
在父亲宗教礼法管束之时,非常老实憨厚
被田小娥勾引,被父亲抛弃后,变得极其狡猾险恶
白嘉轩之女,幼时顽劣异常,却极聪慧,性子又刚烈
一心追求革命,死于自己人的肃反中
鹿三之子,小名黑娃
从小倔强,不肯卑于白家的“恩赐”而出门闯荡
黑娃前妻
因追求欲望与多个男人有牵扯
《白鹿原》的寻根主题主要是精神和心灵的寻根,带着对精神中“真”的追求写出儒家文化的精髓,并通过文本中人物的个性描写,来宣传中国文化的深刻价值,表达自己“寻根”理念
作者的寻根性思考,并不仅仅停留在以道德的人格追求为核心的文化之根,而是进一步更深刻的揭示出传统文化所展现的人之生存的悲剧性
《白鹿原》在以关中人生存为大的文化背景下,展开了一系列的人物活动,粗野朴实的乡村习俗、慎独隐忍的儒家精神,则透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