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中国爆发的民主革命
1911年10月10日~1912年2月12日
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清帝退位,民国建立,袁世凯上台
以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
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
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1894年甲午战争后,世界列强争先恐后地夺取侵华权益,迅速形成了瓜分中国的局势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规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
1905年7月,70余人在东京集会,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作为全国的革命领导中心
革命派积极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使中国同盟会的精华遭到重大损失,但有
力地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扩大了革命影响
在戊戌变法期间及之前,王韬、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就先后提出过立宪
1901年,梁启超便曾发表《立宪法议》一文,鼓吹君主立宪制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国内一致要求清政府推行宪政,立宪人士积极奔走,立宪发展为一种
全国性思潮
为了消弭革命,拉拢资产阶级,清政府被迫作出一些开明的姿态,上层资产阶级从中看到了希望,
纷纷成立各种立宪团体,从事君主立宪活动,准备参预政权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溥仪继承皇位,载沣监国摄政后,两次重申继续进行预备立宪与立宪作为国策的不可动摇性
载沣担任摄政王一年之后,满洲亲贵和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加深。立宪派纷纷感到失望,一部分人
开始转向革命阵营
兴建铁路作为一种官方政策是在新政之前就确立的 ,对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1903年12月2日,满清政府颁布了《铁路简明章程》,各省绅商随之掀起规模巨大的收回路权运动,
这种行动在朝野上下产生了更大的共鸣
在此后4年间,全国在15个省创设了18个大型铁路公司,其中17个是商办、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正式发布“铁路国有”上谕,导致“保路”,1911年6月至9月,发生多起起义
1911年9月23日,湖北境内最有影响的两个革命组织共进会、文学社宣布合并,大家决定日后不再分彼
此,一律统称“武昌革命党人”。第二天召开干部会议,组建了起义的领导机构——起义总指挥部
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党人发动了起义,当晚占领武昌
1911年10月11日黎明组建湖北军政府和推举都督人选,并准备好安民布告
以鄂军都督黎元洪名义发出了一系列电文的迅速发布,加快了各省的响应进度、加剧了清统治集团分化
以都督黎元洪名义《照会各国领事》,迅速送达驻汉口各国领事馆后,使各国了解湖北革命党人的对外
政策。各领事馆于10月18日宣布“严守中立”,从而避免了各国对武昌起义的武力干涉
1911年10月12日,武汉三镇全部掌握在革命军手中
1911年10月14日,袁世凯奉诏出山,以君主立宪为条件到武昌进行议和试探,奉了袁世凯之命的蔡廷
干极力陈说共和政体的政府不适合中国国情
1911年10月27日,汉阳失陷,湖北革命党人转入御守武昌阶段
1911年11月1日,袁世凯自安阳抵达湖北萧家港,正式出山,8日被选举为内阁总理大臣
1911年11月8日,在同盟会会员策划和支持下,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于南京城外六十里之秣陵关
宣布起义。11月11日,攻南京联军司令部在镇江成立
1911年11月21、22日,广安、重庆先后成立大汉蜀北军政府和蜀军军政府,川东南57州县宣布响应
武昌起义
1911年12月2日,联军一举攻占南京城,长江以南全部为革命军据有,各省代表从武汉移驻南京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到上海,受到热烈欢迎,同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911年12月28日,南北议和谈判开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举行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孙中山正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文发表声明,只要袁世凯赞成清帝退位,自即行辞职,让位于袁世凯。袁世凯得到这个保证后,便加
紧了逼宫的进程
1912年1月3日,陆征祥等驻外各使节电请清帝退位,到2月2日为止,各方请求清帝退位的联名增加到50人
1912年2月2日,清廷举行御前会议,会上决定退位,以取得革命党人的优待条件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携六岁皇帝在养心殿举行最后一次朝见仪式,颁发逊位诏书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提出辞呈,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接任,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任临
时大总统
袁世凯以北京兵变为由,坚持迁都北京。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解任
3月8日临时参议院又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武力讨伐袁世凯,但被袁击败
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经国会选举,正式当选中华民国总统
袁就职之后,坚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断绝了一些革命党人分省独立的企图。同时袁积极与列国交涉,
保全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
袁世凯1915年废共和称帝,遭到反对,引发护国战争,旋即宣布取消帝制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孙中山则在广州多次组织护法政府(即“三次革命”),
中国出现南北分治局面
辛亥革命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民主共和意识的积聚,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碍
不但从行动上坚决地打倒皇帝,并从舆论上对君权神授观念和皇权思想
进行鞭挞和批判
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探索救国兴邦的道路打开了新的思想
境界
通过宣传天赋人权的学说,使人民能理直气壮地争取民权
通过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使人们了解“自由、平等”的涵义
通过介绍西方政党制度,倡导发挥新型政党的作用
提高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为建立民主共和国做了思想准备
打开了中国通向现代化的闸门
召唤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到来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基本上都受过辛亥革命的洗礼和启蒙,
然后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武昌起义后,短短一个多月,全国有14个省先后
宣告“光复”和独立,革命风暴席卷神州大地
最后终于推倒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
未直接促进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
只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权贵,反而巩固了各省士绅及官僚
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未给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根本利益
新式女子教育产生发展,辛亥前后在社会上涌现出一批颇有影响的新知识女性
辛亥革命时期的女权运动只限于一部分先觉知识妇女,未能唤醒广大劳动妇女一道投入到斗争中去
在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呼声中,在先进妇女惊世骇俗的言行中,封建礼教的根基有相当大的触动,
社会习俗、社会风气、道德观念因之发生了根本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