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
信道方式:单工通信(广播),半双工通信(对讲机),全双工通信(电话)
奈氏准则:在带宽为W(Hz)信道中,码元最高传输速率为2W(码元/秒)
传输媒介
导引型: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电力线
非引导型: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
信道方式:点对点信道,广播信道
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可靠传输的机制:停止—等待协议,回退N帧协议,选择重传协议
传输协议:点对点协议PPP
静态划分信道: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
动态接入控制:受控接入(集中/分散),随机接入
硬件地址又叫 物理地址 或 MAC地址
服务:虚电路服务,数据报服务
协议
网际协议IP(核心)
地址解析协议AR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IP地址 (0 确认地址,127 保留位,环形测试地址)
A(1-126) B(128-191) C(192-223)
D(224-239) E(240-247)
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
主机号全为 0 为网络地址
主机号全为 1 为广播地址
二级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
三级IP地址(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路由
直连路由
手工配置的静态路由(实现路由备份和负载分担)
路由协议发现的路由(动态,自动分配)
分组处理:输入—>转发表(路由报文)—>输出
路由环路产生原因:配置错误或协议缺陷
网关协议
内部协议RIP(路由信息协议),距离矢量,路径<16,适用小型网
内部协议OSPF(最短路径优先),链路状态
外部协议BGP(边际网关协议),路径向量
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不需要建立连接,不可靠连接),面向报文,支持多对多交付
传输控制协议TCP(面向连接的服务,可靠连接),面向字节流,仅支持单播
TCP特点:1三次握手(建立可靠连接) 2确认机制(应答接收)
3端口号(多路复用) 4序列号(丢失机制,乱序重排)
5完整性检测(差错检测) 6窗口机制(流量控制)
协议:
文件传输协议FTP(控制连接,数据连接)
简单数据传输协议TFTP
远程终端协议TELNET
万维网(分布式超媒体系统)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基础功能:
资源共享
分布式处理和负载均衡
综合信息服务
计算机网络:互连,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树型,环形,全网型(部分网型)
工作方式:
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C/S方式,P2P方式)
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实现分组交换)
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主机—局域—互联—因特
作用范围: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
使用者:公用网(电信公司建造),专用网(军队,医疗...)
1速率 2带宽 3吞吐量 4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
排队时延) 5时延带宽积(管道容量x速率) 6往返时间RTT 7利用率
OSI体系结构
7 应用层 HTTP请求报文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运输层 TCP报文段
3 网络层 IP数据报(路由器)
2 数据链路层 帧(交换机,网桥)
1 物理层 比特流(中继器)
分层结构
1实体 2协议(水平)
3接口(访问服务点SAP) 4服务(垂直)
威胁
被动攻击:截获(分析PDU)
主动攻击:篡改,恶意程序(病毒蠕虫木马流氓软件),
拒绝服务DoS
目标:机密性,端点鉴别,信息完整性,运行安全性
安全:防火墙(技术:分组过滤路由器,应用网关)
入侵检测系统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