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历史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
现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时代条件: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
第一阶段:1978-198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前夕)基本理论命题提出的阶段
第二阶段:1982-1987年(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理论形成基本轮廓的时期
第三阶段:1987-1992(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理论走向成熟,确立体系的时期
第四阶段:1992-1997年(十四大到十五大)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时期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根本目标:共同富裕
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
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意义:标志邓小平理论的最终成熟和形成
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
是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的时代特征提出来的理论观点
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挥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强大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