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摩西
主要内容:1、神创造世界;2、人的来历和原罪;3、大洪水的惩恶扬善
典故:
1、安息日
2、亚当、夏娃、伊甸园
3、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夫妻关系)
4、成为一体
5、禁果
6、亚当的苹果=喉结
7、无花果树叶=知羞耻
8、原罪
9、生命树、失乐园
10、该隐,亚伯
11、该隐的记号(杀人者的记号)
12、以诺(Eonch)(该隐的儿子)
13、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上
14、鸽子与橄榄枝
15、巴别塔
16、迦南(应许之地)
17、割礼(犹太民族与上帝立约的标志)
18、索多玛,蛾摩拉(罪恶之城)
19、以撒的燔祭(上帝考验亚伯拉罕)
神对〔善恶〕本有绝对的标准,并赐予人类自由意志。
神开创世界万物,并赐予人类管理权。
但是人类选择吃掉禁果,然后用自己的眼睛去分辨善恶、羞耻
人反叛神,就失去了生命树和伊甸园,而且不再相互信任(男女之间 用树叶遮羞)
之后,人类开始相互杀戮,欺男霸女,各种土皇帝,邪恶 ……导致大洪水
虽然有〔诺亚方舟〕,但是也因羞耻而终。
作者:摩西
主要内容:1、上帝帮助摩西带领古希伯来人出埃及
2、摩西十诫
典故:
1、摩西
2、流奶与蜜之地
3、自有永有(上帝的属性)
4、逾越节的羔羊
5、过红海
6、吗哪(天赐食物)
7、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8、崇拜金牛(拜异神)
作者:摩西
主要内容:法典手册。礼仪、伦理
祭祀的律法。利未人是以色列的部族之一。是被上帝选择出来担任神殿的守护者。他们在神殿担任乐师,管理人员,法官等。
除了最重要的〔十诫〕之外,上帝晓谕各种细则▸
要洁净,洁净代表生命;不洁净和不爱卫生
带来死亡。
道德上也要洁净18-20节
不洁净的动物11-15节
赎罪日16-17节
典故:
替罪羊
作者:摩西
主要内容:以色列人的早期文献汇编。
讲述在出埃及之后,在西奈半岛的经历。
人口统计。
典故:
1、应许之地
2、贪者之墓
3、可拉党的反叛
4、亚伦的杖
5、盐约
6、火蛇与铜蛇
7、巴兰的驴子
作者:摩西
主要内容:重申律法,劝谕书
摩西的去世和埋葬。
摩西演讲和合集,整合上帝的律法。
要求民众要全身心顺服、委身与上帝,
必然获得上帝的祝福,反之,则招来死亡。
12-16要照顾穷人
典故:
1、摩西前面的约旦河(人生历程的尽头)
2、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
3、索多玛的葡萄树
4、摩西眼中的应许之地(可望而不可及)
作者:不祥
主要内容:摩西死后,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的历史。
约书亚完成了摩西的遗愿
因为迦南诸多民族道德败坏(利18)
迦南人用儿童献祭邪神(申12:29-31)
以色列人战胜16个迦南地的城邦/民族,打下一片土地建立家园。
实际上是神的战役,以色列人只是见证者。
作者:不祥
主要内容:以色列人在迦南地生活200年之内的记录,
士师时代,是混乱且不信神的时代,是迷失的时代。记载着公元前1225-1025年的事件(从约书亚死后一直到撒母耳之间)这期间以色列12支派松散联盟,没有统一。〔士师〕主要是指上帝拣选起来引导人们进行战斗,免于灭亡的民族领袖。
以色列人开始败坏,堕落。
充满暴力、内战、性qin……上帝与很差劲的人(士师)合作
人类尔虞我诈、相互争斗的的浓缩史
典故:
1、巴力(假神、偶像)
2、参孙大力士、参孙的头发(力量之源)
3、大利拉(美人计,色诱间谍)
作者:不祥
主要内容:在士师时代里,上帝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眷顾世人。
两位丧夫的婆媳二人,因为良好的品德,
忠诚地顺服于上帝,最终获得善终的故事。
作者:不祥
主要内容:以色列人在迦南地生活,公元前1070--1010年之间的事件。
此时,接连产生了三位领袖:撒母耳、扫罗、大卫,他们之间的故事相互交织。
撒母耳是先知,也是长者。在民众的要求下立扫罗为王(但是扫罗有性格缺陷)
撒母耳放弃扫罗,把牧羊童大卫立为接任者。大卫VS巨人歌利亚之后,屡战屡胜
被扫罗妒忌,于是迫害大卫。
大卫用敬靠的心,在人生中等待,在苦难中生信心;扫罗在最后死于与非利士人的战斗。
上帝抵挡高傲的人
高举谦卑的的人
作者:不祥
主要内容: 继续描述以色列人在公元前1010--970年之间的事件。把大卫的
历史讲完:大卫因为虔诚,得到祝福而获得成功,成功之后因为堕落而犯罪导致厄运。
大卫在获得以色列各个支派的认可后,成为王。第一件事情就是征服耶路撒冷为首都(又名锡安)。
大卫起色心犯淫罪,为抢夺别人的妻子,而谋杀其丈夫。种下恶果。
大卫子女接连厄运。其中一个儿子叛乱谋反,要杀大卫。
平息叛乱之后,大卫得到一个破碎的晚年。
11▸列王记上
12▸列王记下
13▸历代志
14▸历代志
作者:不祥
主要内容:
该故事发生在公元前470年左右。当时波斯帝国正值鼎盛。
全书都没有提及上帝,引导读者自己寻找上帝。
犹太人的仇敌〔哈曼〕怂恿波斯国王杀光犹太人。但是,他并不知道
美丽的皇后〔以斯拉〕就是犹太人……
这本书描述了在以色列人流浪在外邦,看不见上帝的时期。书中有不少酗酒
愤怒、性、凶杀的内容。
16▸尼希米记
17▸以斯帖记
作者:不祥
主要内容:
大量的希伯来诗歌。极其壮丽的文学瑰宝。
仅从文学上来说,本书已是人类文学史上难以企及的巅峰之作。
约伯本人非以色列人,无历史设定,具有普遍性。
他真心质疑上帝的三个问题:
1、为什么上帝允许苦难发生?
2、上帝是公平的吗?
3、上帝是在按照公义来管理世界的吗?
三位回答约伯问题的友人,都怀疑是约伯隐瞒了自己曾经的罪孽才会导致厄运。(22章)
第四位友人▸以利户认为:苦难是一种的锻造。而且人不可以控告上帝(32-37章)
38-41章,上帝亲自回答约伯。(人类理性有限,在任何情况下只能信赖全知全能的上帝 )
哀歌、赞美诗
犹太文化传统中的“智慧文学”,广为流传。但箴言不是上帝的应许和律法,不具有必然性,而是犹太人自己的经验总结。
箴言的要求人在世俗生活中掌握一技之长,并且要明白自己在世上的用途。要知道,人不是神,人不应该去审判善恶、对错,只应接纳上帝对善恶的定义。
“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1:7
作者:不祥
写作时间:有可能是犹太人在经历了巴比伦囚之后
主要内容:
人生无常,苦乐相随,一切终归是虚空。人们应当学会在虚空中简单快乐地生活,不要强求。所有的知识也是无穷的,而人生是短暂的,人只能敬畏上帝,守诫命,这就是人的本分,因为人的一切事情都会受上帝的审判。
无常的人生,祸福相依,人不可能全部掌控,真正能给予生命意义的只有上帝。
世界充满了无穷的谜题,信靠上帝才能抱有正直和诚实。
古代爱情诗歌集。爱情是上帝赐给人的礼物。
作者:先知·以赛亚
主要内容:
以赛亚先知是在国家黑暗危难之际蒙召(6章)。他在本书前部分传达的话,许多都是在南国犹大被强敌亚述国威胁时写成的,此时北国以色列已亡,人民被掳,亚述又挥军南下,兵临圣城。以赛亚深知犹大的危机不单是亚述武力的威胁,更在于国家犯了罪,违背神的命令
以赛亚对耶路撒冷的领导们警告再三,
再不悔改,停止犯罪,将会被受罚,被掳到巴比伦。
本书许多预言都被看作是指向日后的弥赛亚,如“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9.6-7)、“必有童女怀孕生子”(7.14)、受苦的仆人(53-54章)。
上帝的回应:
1、流亡尔等,是对尔等罪孽的审判,不是抛弃
2、为了尔等,上帝兴盛波斯来灭了巴比伦
作者:先知·耶利米
主要内容:
他是生活在犹大南国末期,就职于耶路撒冷的祭司。
预言以色列人因为罪孽导致巴比伦来入侵。
放逐70年。
上帝预言会与以色列人重新立约。
作者:先知·耶利米
主要内容:
公元前587年夏,巴比伦入侵,以色列人被流放
哀歌:纪念痛苦和迷茫。
写作哀歌:
1、因为痛苦至极向上帝抗议;
2、灾难使人怀疑上帝的属性和应许
3、哀歌、祈祷、悲痛、怀疑是〔信心之旅〕的关键部分
十分矛盾的结局:
上帝永远为王 VS 上帝已经弃绝子民?
上帝长久的静默不语
在这个破碎的世界里。
作者:以西结
主要内容:他是与耶利米同时代的人,都曾是耶路撒冷的祭司。他在巴比伦第一次攻打时,就被掳走。五年后,他在河边看见异象▸神的战车宝座。
以西结通过各种方式教育以色列人悔改,但是应者寥寥。
上帝预言会赐给以色列新的弥赛亚,除去人们刚硬的心,换成一颗柔软的心。
把新灵放在他们里面。
最后,上帝预言会惩罚邪恶治国,重建新家园。
作者:先知·但以理
主要内容:
巴比伦掳走以色列人之后,挑选其中年轻、聪慧的
年轻人到王宫中侍奉,但以理就是其中之一。他为波斯国王解梦,
受到国王信赖和重用。他通过梦境和异象预言未来。
但以理的梦境、异象
向后人启示一种人类世界的常态+模式:
凡事企图超越上帝兴建乌托邦的国度
都会变成野兽之国;凡是背弃上帝,
以人为神的国度,都会败坏
作者:先知·何西阿
写作时间:公元前750--720之间
主要内容:何西阿向北方以色列十支派预言上帝的严惩将至
。他不仅用预言还用行动来预言:在上帝的命令下,他娶了一个
淫妇为妻,表面上帝与一个背信弃义之民族的关系,并分别为所生
的孩子,各自取了三个〔极不寻常〕的名字。
典故:
脸上的淫像,胸间的淫态
用荆棘堵道,筑墙挡路
早晨的云雾,速散的甘露
作者:先知·约珥
写作时间:公元前500--350年之间
主要内容:约珥的预言诗。呼吁人类悔改、谦卑。
上帝会把惩戒、审判,转为救恩。
作者:阿摩司
写作时间:公元前750年左右
主要内容:
阿摩司是一个牧羊人,没有受过教育。突然收到上帝召唤而北上以色列。在城市中讲道。他说以色列的现况:拜其他偶像,不守戒律,无公正、公义,欺压百姓,和当初在埃及为奴时差不多。
预言外敌入侵。40年后亚述帝国入侵。
公义:指人世间维持公平的关系
公正:指纠正不公义的具体行动
这两者都要进入子民的生命里
作者:俄巴底亚
主要内容:对远古〔以东人〕的神圣审判的诗集。以东与以色列本是同根(雅各和以扫),但是在巴比伦入侵以色列的时候,以东趁火打劫。
以东虽然十分骄傲,但不过是万国中的一个,都是人类史上狂傲的一员,最终面临神的审判。
以东的狂傲代表着人类的“分别善恶”
以东的灭亡代表着上帝终将君临。
作者:约拿
写作时间:不祥
主要内容:
约拿是一位叛逆的先知,他因为上帝怜悯以色列的敌人而讨厌祂。
上帝差遣他去尼尼微城传道,他却宁可在风浪中被海盗扔下船死掉也不愿去。
后来,他在城里传道又十分敷衍,但是传道效果却出奇的好,人人都知悔改。
他又赌气。上帝两次问他:你这样生气对不对?
他却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是对的。
我们心中都有约拿情结,都希望仇敌早早挂掉。
但是上帝自有公正之道。
作者:弥迦
写作时间:作者与先知·以赛亚是同时代人,约公元前740
主要内容:
用北方以色列王国的命运来警醒南方犹太人,劝大家改邪归正
弥迦指责的各种犯戒和不公。
世人哪! 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 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
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恴,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迦书6:8
作者:那鸿
写作时间:约公元前615年
主要内容:
预言以色列人的世仇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尼微将会灭亡。尼尼微曾因约拿到那里传道而悔改,但后来还是陷入罪中,在历史上以其残暴血性着称。亚述入侵犹大国时,还曾公然向神挑战(王下18-19章),尼尼微这个不可一世的帝国首都,后来被新兴的巴比伦攻陷和荒废。
该书以亚述为例子,任何邪恶帝国都不能长久。
作者:哈巴谷
写作时间:同上
主要内容:
作者生活在南国的末期,那时人们崇拜偶像+不公义达到顶峰。作者没有指责民众,而是向上帝提出他的挣扎
当巴比伦统治时,他质问耶和华:“为何你保持沉默呢?”(1.13)耶和华的回答是,他将在自己认为适当的时候采取行动;同时说:“惟义人必因他的信得生。”(2.4)
上帝虽然使用腐败的巴比伦,但绝不认同其作为
〔五祸〕:
1--2 不公义的经济
3、奴役
4、不负责的领袖
5、偶像崇拜
人类大部分的国家,迟早都会变成和巴比伦一样腐败
哈巴谷认知了世界的破碎、混乱,
仍然信靠上帝,在喜乐中生活,因为上帝爱这个世界,
比我们更深
作者:西番雅
写作时间:同上
主要内容:
作者生活在南国的末期,他严厉指责罪恶,传讲神烈怒的日子到来。在约西亚以前的玛拿西是犹大国历史上最坏的王,他疯狂地进行外邦偶像的崇拜,毁掉国家立国的信仰根基。
作者:哈该
写作时间:约公元前520年
主要内容:
以色列人被巴比伦掳走70年后,波斯王允许他们回家重建。但因敌人的阻挠,更因百姓贪图自己的享受,以“时机未到”为由停工,致使圣殿工程荒废十多年之久。于是,神在大流士王第二年(主前520年)兴起哈该先知,发出一些简短有力的信息,勉励百姓重建圣殿。
作者:塞佳利亚
写作时间:同上
主要内容:
以色列人被巴比伦掳走70年后,波斯王允许他们回家重建。鼓励被掳归回后的以色列人重建圣殿,并且预言未来。详细记载撒迦利亚先知所见的一系列异象,并继而论到以色列的复兴和未来君王的临到。
作者:玛拉基
写作时间:主前五世纪耶路撒冷圣殿重建后写成的
主要内容:
先知·玛拉基生活与被掳走之后的100后,圣殿已经重建,但是社会又开始走向腐败堕落。 百姓的热情开始消退,宗教形式主义盛行,社会不公增加,出现背信弃义、疏忽奉献、婚姻当作儿戏等现象。玛拉基先知在此情景下传讲神的启示。
作者:不祥
主要内容:历史记录。从大卫王死后为开始,记述了公元前970年所罗门继位→以色列开始鼎盛→所罗门死后内战→国家分裂为2个国→公元前853年,亚哈王之死。
典故:
巴比伦(邪恶之城,罪恶荒淫之地)
巴比伦之囚(全民族的耻辱、蒙难、不幸,圣殿被毁,人民被掳走)
作者:不祥
主要内容:历史记录。《撒母耳记》《列王记》的侧重点在诸王的道德,社会活动;《历代志》的侧重点在祭祀的活动(圣殿中的礼拜、约柜的转移、祭坛的修建……)
典故:
锡安(圣地,圣殿的象征)
世上没有不犯罪的人(命定有罪,无人能免,凡人皆罪--所罗门向上帝祈祷时,论及人的原罪)
作者:不祥
主要内容:承接《历代志》之后的历史。
波斯王·古列·在灭了巴比伦之后,下令重建耶路撒冷。
以斯帖是文士,尼希米是总督。他们大力推行宗教改革,
号召以色列人回到摩西律法,恢复传统文化。
虽然好事多磨,但最终重建了圣殿(其中最让人失望的是总有一部分人,
屡教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