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
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还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故事叙述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几个被困在南军中的北方人,中途被风暴吹落在太平洋中的一个荒岛上,他们团结互助,建立起幸福的生活;直到格兰特船长的儿子罗伯尔所指挥的“邓肯号”经过那里时,才把他们搭救;回到美国之后,这几个“岛民”又重新开始他们在岛上建立的事业
儒勒·凡尔纳三部曲前两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的完成为《神秘岛》的创作提供了情节的线索
作品创作时间(1873-1874年)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年)成立初期,故事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以五个落难的北方人的故事来表达人文主义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怀
马萨诸塞州人,45岁左右的工程师
一个激进派的学者,不但脑子灵活,而且手也巧。他热情乐观,见多识广,善于随机应变,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虽然瘦骨嶙峋,而且他的短头发和一小撮浓胡子已经灰白了,但是他的头部长得非常端正,仿佛生来是为了铸在勋章上似的,两眼炯炯有光,嘴型端庄
40来岁,《纽约先驱报》的通讯记者,此次随北军作战地报道
精明强悍,体力充沛,办事敏捷,善于动脑
略通医术,曾救过赫伯特的命,事后被潘克洛夫称为史佩莱医生
原名纳布加尔德,史密斯的仆人,大约30岁
强壮,活泼,聪明,伶俐,温柔,和顺,天真,勤恳,诚实,待人和善,对史密斯忠心耿耿
35岁的水手,体格强壮,皮肤黝黑,敢做敢为
是一个幽默乐观,讲义气,有正义感的优秀水手,通晓各种技术
一个大约15岁的新泽西孩子,酷爱博物学
天资聪慧,生性好学,是一个优秀的可塑之才,赛勒斯·史密斯将自己的一切知识都传授给他,他也乐于向工程师请教,以增长自己的知识量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的一个人物,被格里纳范爵士流放在林肯岛附近的塔波岛上独居了十二年而失去理智的罪犯
五名遇难者使他恢复了人性,成为他们忠实的伙伴
原本是艾尔通的手下,后来劫持了“奋进号”并成为了船长,现在是一名海盗
印度的达卡王子,《海底两万里》中的主人公
具有浪漫而又神秘的色彩,爱好自由,孤独甚至孤僻,为了反对民族压迫和殖民统治,怀着国仇家恨以及厌世心理,带领人财设计建造了潜水艇——鹦鹉螺号,并潜航于海底,进行着大规模的科学研究
从“北冰洋大风暴”中突围成功后,将鹦鹉螺号开到了“邓肯号”附近的一个岩洞,静静地度过自己的余生
在《神秘岛》中,每当几个遇难者危难时刻,会在暗中援助他们。最终在史密斯等人的见证下,寿终正寝
格兰特船长的儿子,现“邓肯号”船长,受格里纳范爵士之命来接艾尔通回去
在这部作品里,作者使他所写的故事情节,在荒岛上人与大自然的搏斗、技术上的创新和从无到有的创造性劳动,都深深吸引着读者
在作品中,史密斯等五人因为逃难流落至荒岛,但是他们并没有绝望,而是团结起来,大家推选史密斯工程师为首领,开始了原始社会的生活。最后他们乘邓肯号回到祖国,用尼摩船长留下的财产买下了一块土地,大家还是团结在一起
书中的五个主要人物,有工程师、水手、厨师等身份,作者借助这些人物的塑造,给读者展现出了美国北方人的精神。书中人物虽然职业各不相同,性格各有差异,但他们都有一股热爱生活、勇于冒险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他们有了荒岛上活下去的勇气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也正是这种精神,鼓舞这些人用双手去改变这片土地,让林肯岛变成了一座乐园
书中善恶分明、惩恶扬善,作品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深信人类无穷的创造力和科学的巨大力量将使人类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